工商時報【記者邱莞仁╱北京報導】
歷經去年年中和年末兩次「錢荒」,對於大陸首位「三連任」的中國人民銀行(大陸央行)行長周小川來說,「錢荒」可望成為另一個推進中國金融改革的機會。
去年6月,標誌著大陸銀行間資金鬆緊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(Shibor)一度飆升到30%,創下年內新高,意味著銀行間資金緊縮。中國銀行因交易時間過了半個小時還找不到資金,傳出現違約情況。
在「錢荒」爆發之初,人行遲遲未出面穩定市場。直到6月25日,人行才出手救市,使隔夜拆借利率逐步回穩。這次的事件不僅顯示周小川的態度是強硬的,也是前所未有的。在過去,人行總是第一時間向市場投放流動性以緩解資金緊張。
當時,周小川接受媒體專訪時曾公開表示,「錢荒」和銀行加速貸款有關,而人行作為最後貸款人,負有維護金融穩定的職能,「肯定不會不管」。但他也批評,「這次貨幣市場利率飆升,是給了商業銀行一個記憶深刻的教訓。」
中國經營報報導,在周小川看來,當前中國或是推進這一金融改革的良好時期。周小川表示,「這種情況過去沒有發生過,處於半年考核時點等因素,銀行發放貸款的衝動十分強烈,但需要把銀行這種傾向調整回來。」
對於匯率改革,周小川近期也發表文章指出,要有序擴大人民幣匯率浮動區間,增強人民幣匯率雙向浮動彈性,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。
周小川還提出「進一步發揮市場匯率的作用,人行基本退出常態式外匯市場干預,建立以市場供求為基礎,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度。」
大陸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所副所長巴曙松認為,在成功推行國有銀行股改上市等重大金融改革後,預期人民幣國際化可能成為周小川新任期的主要任務。
留言列表